春天阳光明媚。让这首由日本僧侣演唱的《心经》乐队版唤醒你!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07 07:58:42

Ready

最近,一首日本和尚乐队演唱的《心经》在网上大火,很多日本的网友竟然纷纷留言说希望自己的葬礼上能够放这首歌。我听时,也激动不已,原来《心经》还可以这样唱,于是一次又一次反复听了好多遍。

一年之计在于春,看看这首《心经》能不能把自己唤醒......

正宗的佛系歌手,来自日本药师寺的宽邦

很多人都很喜欢《心经》,不论是日常课诵、还是放生、超度亡者等行持善法时,都会念诵;不学佛的人也时常会念一念,写一写。《心经》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不仅可以起到护佑的作用,也能够让人心情平静下来。

它很短,一共260个字,可同时,它又很长,如同芥子纳须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是整个佛法的精华,而《心经》又是所有般若波罗蜜多的精华。

般若波罗蜜多,翻译成中文后就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其中的“般若”,就是智慧,而“波罗蜜多”是“度”,即到达彼岸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圆寂的时候,将大、小乘的八万四千法门交付于阿难尊者,并告诉他: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罗蜜多之外的所有法门全部忘掉、损坏了,我也不怪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罗蜜多当中的一个偈颂内容忘记了,我就要怪罪于你。

由此可见,般若波罗蜜多的重要性。

在《心经》里,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为整个《心经》都是在讲空性。真正的佛法,就是慈悲与智慧,其中的慈悲,是指菩提心,也即让所有众生远离痛苦获得究竟安乐;而智慧,则是指证悟空性的智慧。除此以外,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佛法。

可能有些人在看了《心经》后会产生很多疑惑:

为什么没有眼耳鼻舌身意?

为什么没有色声香味触法?

我有眼睛,有感知,外面的一切都是我亲身感受到的。

但实际上,佛陀在两千多年前第二转法轮的时候就宣讲了“般若空性”。现代量子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证明,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爱因斯坦也说过“我们的感官,是非常愚蠢的,所以我们感官没有发现的,并不代表不存在。

《小王子》里也说,“眼睛看不到很多重要的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见”。

台下的观众里,边诵唱边双手合十的阿姨,

让人觉得,有信仰的人,内心平静而强大。

还有人说,听完这首《心经》,突然想信佛了......

还有一首是陈奕迅演唱的粤语版《心经》,也是我很喜欢的版本。

在《心经》里,我特别喜欢的一句偈颂是“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句话的实意是各大菩萨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空性,使心里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等所有障碍,所以外部环境对他们无有任何影响,因此无所畏惧,超越所有不符合真实的妄想,最后达到究竟涅槃的状态。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像是: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和地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滋润万物,让万物一年四季生长轮回,最后成就了自己的长久。所以,当我们证悟空性,真正放下了自我、断除了执着的时候,就会断除一切烦恼,获得最究竟的快乐。

《心经》就像一个符咒,一些特别的字音,念很多遍以后,就会产生力量。般若波罗蜜多,是一切咒中的无上咒,没有比它更深更好的咒了。正如经中云,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揭谛(Gate)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光芒和希望

一直照亮在你必经的路上

2018年,

一个日本和尚唱的《般若心经》在中国火了。

这个和尚叫药师寺宽邦。

他自己作曲、组乐队已经15年了,

乐队名叫“喫茶去”。

这一次心经的重新编曲,

意外地受到观众的青睐,

观众都说“早午晚都会听”,

“一下子对佛教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一直记不住般若心经,听了之后就记住了”。

39岁的宽邦,7年前开始修行,

继承了家里400年历史的寺庙,

现在是日本海禅寺第16代的副住持。

前不久,他来到浙江普陀山沙滩参加音乐节,

人们都在诧异,

“啊,唱歌那么好听,居然是个和尚。”

自述 药师寺宽邦 编辑 陈星

我叫药师寺宽邦,差不多花了三年时间,我制作了这几首不同版本的《般若心经》。

这一次在浙江普陀山观音灵场这样一个佛教场所,参加音乐节、唱般若心经,也觉得很不可思议。

去年我听说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人在听,很惊讶,因为这几首《般若心经》是按照日语的读音念诵的,还能受到中国观众的喜欢,我真是很高兴。

我的另一个身份,是日本海禅寺的第16代副住持。我是七年前开始进佛门修行,现在做僧人已经第5年了。

寺庙里的事情是由我和父亲共同打理的,我有演出的时候,就由父亲主管寺庙。

我今天穿的这件衣服就是每年我在8月1日到15日的打扮,早上更衣后行法事,属于最轻松最普通的样式。

大学毕业后,逃避继承寺庙,组建了乐队

海禅寺位于日本爱媛县今治市,最早可追溯到江户时代中期,大约有400年的历史了,是属于临济宗、禅宗的一派。

海禅寺

日本文化很不可思议,有世袭制,要继承家里的寺庙和家族的僧人衣钵。

我是从小在海禅寺听着父亲的教诲长大,到了青春期,就觉得这样去继续当僧侣,只是走上了别人给你铺设好的道路而已,一时没法接受。

那时我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也算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吧。后来也曾远离家乡去旅行,又上了大学。我就一直对我父亲说,再等我一段时间。因为我没找到一定要去修行的意义。

喫茶去乐队早期成员

期间,我也一边一直在做自己的音乐。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大概2003年,我去上了声乐学校,然后和学校里的三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乐队。

但三个人都是唱歌的,不会演奏乐器,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努力去学习乐器。学好了以后一边演奏一边三人合唱、和音,也唱自己创作的歌。

后来就正式成立了Kissaquo乐队,Kissaquo是佛教用语,禅语写作“喫茶去”,简单说意思就是“一起去喝茶吧”。用佛语来给乐队命名,其实就是因为从小在寺里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影响。

喫茶去乐队专辑

2007年,我们作为职业乐队出道,目前为止一共出了5张专辑。

喫茶去的歌基本上都是我来作曲,歌曲风格说是流行也好,民谣也好,其实唱的都是关于家人、朋友,关于故乡的事情。

寺宽邦在京都天龙寺修行了两年

抛下一切去修行

乐队出去演出,收到很多观众的反馈,有人说“你的歌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祖父”,“谢谢你,我想起了我的爷爷”。

那时候就想,莫非自己做音乐和父亲做法事没什么不同?同样是表达对亲人、逝者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就这样,我对修行产生了些许兴趣,想着什么时候去修行吧,这件事情在我心里算是一个转折点。

其实我的父亲也很喜欢音乐,所以对于我做音乐,他并没有太多的否定,而是一直对我说“要加油”。但同时他也希望,无论如何我能把寺庙延续下去,因为他只有我一个孩子。

所以在乐队成立9年的时候,我结完婚,就去了京都的天龙寺修行,整整两年。

修行非常严格,既没有电视也没有冰箱,连手机也不能用,完全不能玩音乐,基本上是抛下一切去修行。每天几乎就是坐禅,做侍僧,打扫寺庙。冬天赤脚在周边行路,日本话叫作“takiatsu”。

但出来之后,回想起这两年的时间,其实非常宝贵。

要是说有没有开悟?我觉得是没有(笑)。但我渐渐明白了自己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在修行期间,一边做僧人一边继续音乐创作的想法,也变得更坚定了。

想要歌颂日常,正所谓“一呼一吸皆是业”

修行出来之后,我和妻子,一家人就回到海禅寺生活。我也重新开始唱歌,唱了很多有关故乡的歌,但更想要唱家人、父母,身边存在的人和事,每天的日常。

通过修行,我也有一些感悟。我们经常会以为现在拥有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大家经常忽略、遗忘了身边的细节,也会和家里人吵架。

我想写歌提醒大家,不能忘记对周围人的感谢之情。

比如有一首歌叫做《手》,是以“连结”为主题创作的,手是为了把人和人联系在一起、共同生活而存在的,并不是为了伤害或是贬低别人。

还有一首叫做《日常》,这首歌总结了自己在修行期间所想到的一些事情,歌颂每天的日常其实是日积月累的奇迹,正所谓:一呼一吸皆是业。

日本其实是一个受佛教影响深远的国家,日本人都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但其实是没有发现本来就身处于佛教之中,我想中国也是如此。

创作心经,意外爆红

2016年,在爱媛县一个叫做松山的小城,乐队要在那里的市民会馆举行演唱会,我就想说能不能自己来做些不一样的开场曲目,加一点不同的音效,便冒出了一个想法:加入诵经的和声会怎么样?

对于改变传统形式这一点,以前其实我挺抵触的,但那一次就想试试看。

改编心经后,最先还是给妻子听的,因为我妻子出身在普通家庭,后来才到寺庙里生活,她听了以后说,“这不是很好吗”,给了我很多鼓励。

演出那晚,我没有加任何旋律,只是自己念诵经文,重叠七个声音合唱,加上吉他和打击乐。

意外的是观众都拍手鼓掌,还有观众和我们一起诵经,最后大家还用手一起打拍子。我们也很吃惊,大家能够对我们的音乐接受到这样的程度。

后来视频在网上传播出去了,得到一些观众的回馈,比如“虽然迄今为止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对佛教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虽然一直记不住般若心经,听了你们唱《般若心经》之后能记住了”,“家里儿子是小学生,每天都在听”……

我就觉得,像这样唱心经能和大家连结在一起,必须要持续下去。

如果说我重新编曲心经,有没有什么秘诀?其实完全没有。我自己也入迷了,觉得很有意思,一边享受一边创作。

《般若心经》专辑

于是在众多朋友的帮助和安排之下,花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在今年5月发行了《般若心经》这张专辑。

整个专辑全部都是《般若心经》,但诵经的方式有两个版本。合唱版本就是在天龙寺拍摄MV的这一版。还有一个托鉢版,速度稍快一些。

这两个版本由不同的人进行编曲,各种编曲的版本加起来,一共11首心经。

还拍摄了一个MV,得到了我师傅的批准,就在天龙寺以前晚上坐禅的地点拍摄,还记得那天是早上四点钟拍的。天龙寺是个非常漂亮的寺庙,从室町时代起到现在,700多年来,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现在经常会收到“一边跑步一边听”,“睡觉之前会听”之类的反馈。让般若心经和佛教,能够陪伴大家的日常生活,这也正是我的目标。

当然也有批评的声音,说“这不是经文”,我也没有多想,就积极地接受这些意见,全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

现在也不断在探索心经和不同曲风、不同国家的乐器结合,也尝试和不同的音乐人合作。

喫茶去乐队在日本的演出现场

乐队到现在15年了,我想一直做下去

喫茶去乐队从成立到现在已经15年了,我是个音乐人,同时也是僧人,但不是身兼二职的感觉,而是借由音乐这种方式,能够向大家传递佛教

现在日本的佛教也处于转折点,日本原来就有所谓的檀家制度,在江户时代寺庙承担类似政府的功能,由僧侣来管理一户人家,做法事和丧葬,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下来。

发展到今天,和尚酒吧也好,电音法会也好,各种佛教活动越来越多,还有在日本寺庙里练瑜伽的……而我从小就希望能做音乐,通过音乐构建一个给民众享受的场所,是我最终的目标。

可以唱心经给大家听,让更多的人再一次感受到般若心经的能量,通过音乐来推广佛教,这件事我想一生都要继续做下去。

影音资料由药师寺宽邦提供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