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用法口诀
- 2、"的","地","得"用法顺口溜是怎样的?
- 3、的得地是什么用法口诀
- 4、的地得儿歌口诀是什么?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用法口诀
1、“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动词后面双人“得”。
2、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3、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4、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词都读de。作文写话用不准,朗读往往会念错。有趣的活动、绿的树,活动是事,树是物,事物前面用的字,小朋友们都记得。认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动词,动词前面用地字,位置千万不要挪。
"的","地","得"用法顺口溜是怎样的?
"的","地","得"用法顺口溜:
简要版:
名词前面“白勺”“的”,
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容动后“双人”“得”,
当作助词都读“de”。
快板版:
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词都读de.
作文写话用不准,朗读往往会念错。
有趣的活动、绿的树,活动是事,树是物。
事物前面用的字,小朋友们都记着。
认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动作。
看得清,记得准,唱得好,飞得高。
总结:
1、在句子中,用在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前面的,要用白勺“的”字。
如:我爱勤劳的妈妈。
句中的“妈妈”、“景物”都是名词,前面应该用“的”字。
2、在句子中,用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前面的,要用土也“地”字。
如:他积极地回答问题。
句中的“回答”、“下”都是动词,前面应该用“地”字。
3、在句子中,用在动词后面的多数要用双人“得”字。
如: 地被扫得很干净。
句中的“扫”、“笑”都是动词,后面要用“得”字。“得”字后面的词语补充说明了前面动作的效果如何(地扫得怎么样?地扫得很干净)。
的得地是什么用法口诀
用法口诀: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
如:
1、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2、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闯”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的地得儿歌口诀是什么?
口诀: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
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
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