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可刀,非凡的刀

文章来源:互联网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2-05-03 11:13:07

Ready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子《道德经》开篇的卷首语。围绕三个”道“字,三个”名“字,千百年来,有非常多的注解,很难说谁的解释更符合老子的初心。而老子西出函谷关,世人再难见。故只好说,只要解的圆,解的合理,都不妨成为一家之言。

那些古解,本文不再一一赘述。目前比较通行的解释是:第一个与第三个“道”字,是指本体、大道、真理,属于形而上的部分;第二个”道“是言说之意。“名”与“道”有相通之意,后文不再复述。因此,这句话主流观点的意思就是: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存在之道。换句话说:言说之道不是常道。

为什么?因为言说是生灭法,而道在东方哲学中,是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的。言说是表述道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假名,言说是为了让人明白真正的道。或者说:言说是假的,不可执着,不要执言说为实有。

怎么理解呢?我们来看一首诗。唐代的无尽藏比丘尼(《六祖坛经》记载,这位比丘尼曾经向六祖慧能大师请教佛法)开悟后,曾写过一首悟道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写的是她寻道开悟的历程。她向外执着的追寻,不知走了多少地方,始终没有见道。而回过头来,在鼻嗅梅香的当下,恍然发现道好端端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圆满无缺。“道”若真是“可道”,我们读了此诗,都该悟道,实际上不然,无尽藏悟道了,我们读其诗百遍,不明所以,还是凡夫俗子一个,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明证。

第一个“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一般世间的哲学讲它是宇宙的本体,万有的本体,实际上是以“概念”解释“名相”,又多出一层概念,隔靴搔痒,无益其事,问题依然是问题。还是佛家有智慧,禅宗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直接截断你的分别思维。所有的思维、言说都是标月之指,都是表相,不是实际的道体,比喻实际道体的那个月亮无法用言语表达,不可思,不可议,超越意识层面,只能靠自己悟。

这个”道“亦不同于世间所谓的定律、规则。何以见得?无论是定律,还是规则,不管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都没有超出人类的意识认知领域,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有其局限性。比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定律,在低速宏观世界可以成立,但在微观世界或者高速的宏观世界就不能成立。而“道”是真理,是无限的,放之四海而皆准。

关于第二个”道“字,南怀瑾先生认为”言说“的解释不大合理,应该属于古人的误解。道作“言说”之意,是唐宋之间的口头语,如客家话、粤语中保留的有。在春秋战国时期,“言说”是讲“曰”的。此亦有理,我们读《论语》、读《孟子》,都是“子曰”,没有看到哪里有“子道”的表达。

那么这个”可道“中的“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或者理解为“描述“、”定位”等意思更为合理,大家不妨自己揣摩。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如书法家用书法,工程师用图纸,小说家用文字,乃至哑巴有哑巴的交流之道,甚而六道众生各有自己不同的表达认知方式,言说就太局限了,是站在人本位角度的狭义理解。

我们通常在认知一个事物的时候,都会首先给它”定位“,就是给它一些概念、名相,这个叫张三,那个叫李四,以示区别,这个就是描述。但事物一旦被定位,就会产生弊端,这就是《道德经》后面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的由来。我们古语也有”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之句,是同样的意思。讲一个道理,打一个比方,就好比你打了一个固定的桩,定了个坐标,本来想要拴宝贵的东西,但用来用去用惯了,无论是驴还是马,就都拴上去了。合头语就不合头了。

这里的合头语是讲禅宗校验功夫时的转语。比如当年怀让禅师参访六祖大师,两者之间就有精妙绝伦的对话,记载在《六祖坛经》中: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扣。让至,礼拜,师(六祖大师)曰:”甚处来?“

(怀让禅师)曰:”嵩山。“

师(六祖大师)曰:”什么物,怎么来?“

(怀让禅师)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六祖大师)曰:”还可修证否?“

(怀让禅师)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六祖大师勘验怀让禅师,怀让禅师当下应答,契佛本怀,应对的非常好,其见地功夫非比寻常。但后来的人若是要学怀让禅师的样子来作答,就错了。为什么?因为你把这个本来没有的”桩“当做真实的了,被它束缚住了,而忘失了它的本来面目。六祖大师若变个卦,你便不知所云了。这个桩只是临时拿来用用的,本来是没有的,“体”性为空,不可执着这个”用”为实有。

说到体和用,我倒想起了《金刚经》里一个常用的句式“......,即非......,是名......”,有助于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在表达上与这个句式很相似。比如《金刚经》云:”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可以理解为道。整句话什么意思呢?佛说般若波罗蜜,心无所住,没有执着,当体即空,假名为般若波罗蜜。体性本空,随缘起用,用为假名,本来是空,不可执着。

可见,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说起”道“来,有异曲同工之妙。无怪乎释迦牟尼佛感慨”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但你莫以为自己从此便得了”道“,道可道,非常道,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想得”道“,须自己去真参,去实悟的!

End
复制本文链接 资讯文章为本游戏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录入
新软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