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般若经》
又名《文殊般若经刻石》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石刻在汶上县城东20公里的水牛山上
它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原立于水牛山峰端
1973年移至县文化馆
现藏汶上县中都博物馆
《文殊般若经》
书体为隶楷相间
不似隋唐以后楷书注重波折
起收笔处不露笔锋
行笔迟缓,落笔凝重
结体茂密,风润厚美
清杨守敬《平碑记》称
“平情而论,原非隶法,
出以丰腴,具有灵和之致,
不堕寒俭之习耳”
《文殊般若经》高清大图
▼
碑额
题跋
《文殊般若经》
又名《文殊般若经刻石》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石刻在汶上县城东20公里的水牛山上
它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原立于水牛山峰端
1973年移至县文化馆
现藏汶上县中都博物馆
《文殊般若经》
书体为隶楷相间
不似隋唐以后楷书注重波折
起收笔处不露笔锋
行笔迟缓,落笔凝重
结体茂密,风润厚美
清杨守敬《平碑记》称
“平情而论,原非隶法,
出以丰腴,具有灵和之致,
不堕寒俭之习耳”
《文殊般若经》高清大图
▼
碑额
题跋